Footmark3000

作为摄影爱好者,我最爱的经历是,参军,在阿富汗战争中拍下我的作品。----广东湛江

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藏品,埃德加-德加的雕塑,《14岁的小舞者》。

背后还放着德加的油画,芭蕾舞演员的系列作品。

德加的作品在博物馆内还放了很多,几乎是一间满满的展厅。

以下摘自网络:

上集我主要从画家德加 Edgar Degas的芭蕾舞者绘画作品展开,为大家介绍他第一幅雕塑作品 - 14岁的小舞者的创作经历以及雕塑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的艺术形态,今天将介绍小舞女雕塑不同于其他唯美主义雕塑的一些特点,小舞者原型玛丽的命运以及这个雕塑的后续发展。 

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德加这幅雕塑作品 - 14岁的小舞者。 

德加他并没有展现当时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女性形象,白皙光滑的皮肤,典雅柔美的身躯,德加选择了饥寒交迫的底层女孩来展现艰辛下的的苦涩和脆弱,而这种形态所呈现出来的雕塑又会有多少共鸣和震撼呢?在作品第一次展出的时候,尖刻的词汇不绝于耳,为什么她像一只猴子,为什么她的五官普通得几近丑陋,等等。 

其实,德加的这个作品把当时人们对舞者的观念具象化了,她们地位卑贱等同于妓女,而歌剧院的观赏者就是施恩者,他们是达官显贵,有自己的包厢,在台后对舞者执行领主所有权,而一些女孩以芭蕾作为追求的事业的同时,又想通过结识这些富人完成人生的转折。 

小舞者的设计把德加的雕塑推到了众人评论的风口浪尖,而这样设计可能就是想说明小舞者的命运,身世,境遇,选择这个职业的目的性,而这些内容本身就是会遭到评论和议论。 

据记载,小舞者原型玛丽命运是悲惨的,她被舞蹈团开除,有人甚至推断她走上了妓女 的道路。而她14岁时的形象被永远的保存了下来,德加生前,这个雕塑也一直放在他的画室里,陪伴着他,赋予他后续的创作灵感。 

德加过世后,他的继承人签下合约把蜡像制成铜像,制作铜像是选用失蜡铸造法,在中国古代青铜制造上也选用这种方法。 首先将调入油脂的蜂蜡复制成小舞者蜡质型模,然后在蜡质型模上敷上能承受金属熔浆高温的陶泥,预留孔洞,制成外范,带外范干燥,将陶泥外范放入烤箱,烤制过程中,蜡会融化,由孔洞排除,外范内形成和蜡质型模一样的空腔,之后再向孔洞内注满高温熔化的铜浆,冷却后,陶模被敲碎,即得和蜡质小舞者异曲同工的雕像,小舞者以铜像的方式重生。

我们现在看到许多知名艺术博物馆里的14岁的小舞者是德加蜡像翻制的铜像。虽然铜像能表现的细节没有蜡像那么细腻, 但他也被现代人所追捧,它曾经以700万英镑的拍卖价格刷新过欧洲雕塑竞拍记录。 

每个人看这个雕塑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诠释, 而我看到的是小舞女在这个卑贱脆弱的躯体下静静地在表现, 在聆听, 又像是在思考,似乎在说, 我有我的世界和孤傲, 我并不需要被大众所喜欢和认同。你们又会如何诠释呢? 


评论
热度 ( 3 )

© Footmark3000 | Powered by LOFTER